1.清洗的判断标准
反渗透系统运行过程中,必须密切注意系统的脱盐率、浓水量、透过水量以及膜组件给水侧进出口压差的变化,尽早发现问题,并根据原水分析报告预测可能发生的污染,调整预处理方法和变更操作条件。
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需对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:
①标准化后盐的透过率增加10%~15%;
②标准化后透过液流量降低 10%~15%;
③进水和浓水的压差△p较基准状况上升了15%(基准状况为反渗透设备最初24~48h的操作参数或上次清洗后的操作参数),各段压力差增加15%;
④作为日常维护,一般在正常运行6~12个月后;⑤需长期停用,在用保护液进行保护前。反渗透装置设备,反渗透设备清洗,反渗透维护,反渗透设备保养,反渗透膜电导率升高怎么办,反渗透膜出水量下降怎么办。
2.膜污染特征和清洗药剂
(1)膜污染特征
反渗透膜面上常见的污染物有金属氧化物、碳酸盐、硫酸盐、胶体、微生物、有机物等,不同的膜污染物表现出不同的特征。
(2)膜清洗剂
不同的膜生产厂商对上述污染物采用的清洗药剂不完全相同。具体的清洗方式或专用清洗剂参照膜厂商的技术手册。但一般来说,酸清洗除去无机沉淀物如金属氧化物、碳酸盐,pH值调至2~4;碱清洗除去有机物、微生物,一般pH值调至10~12。常用化学清洗试剂如下。
①酸 HCl、H2S04、H3P04、柠檬酸、草酸等。其中柠檬酸较常用,其缺点是与Fe2+形成难溶化合物,需要用氨水调节pH=4,使Fe2+形成易溶的铁铵柠檬酸盐来解决。
②碱 有P03-4、C02-3和OH-等,对污染物有松弛、乳化和分散作用,与表面活性剂一起对油、脂、污物和生物物质有去除作用;另外对Si02—也有一定的效果。
③螯合剂 最常用的为EDTA,与Ca2+、Mg2-、Ba2+、Fe2+等形成易溶的络合物,故对碱土金属的硫酸盐很有效,其他螯合剂有磷羧酸、葡萄糖酸等。
④表面活性剂 可降低膜的表面张力,起湿润、增溶、分散和去污作用,最常用的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,如TritonX-100,但应注意目前复合膜与TritonX-100不相溶。
⑤酶 主要有蛋白酶等,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。
相关搜索:纯净水设备的处理方法介绍 工业纯水设备的原理介绍 如何判断反渗透装置停运后是否污染
本文网址: http://zyn-group.com/dgweb_content-470487.html
*版权所有*,转载请注明出处,并以链接形式链接网址 :zyn-group.com
服务热线
服务热线
关注微信
手机站